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嘉定区“智慧城市”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嘉科合〔2017〕2号)的有关要求,现就开展2020年度嘉定区智慧城市专项资金(智慧城市建设领域)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原则
2020年度嘉定区智慧城市专项资金(智慧城市建设领域)项目申报工作,主要以模式创新、特色突出、便民惠民为出发点,重点关注民生服务、疫情防控、社会治理创新、智慧城市试点示范等领域,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打造智慧城市示范应用,建立长效运营机制,促进信息资源互联互通,促进形成良好的智慧城市发展环境。
二、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申报单位必须为在本区范围内依法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组织机构或社会团体,具有独立承担项目建设的能力。
2、申报单位需无异常经营情况,日常经营活动无违纪违规情况,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3、申报单位需具有良好的社会信用,三年之内无重大行政处罚记录,未进入市级或区级信用黑名单。
三、项目要求
1、项目范围:2020年度重点扶持项目范围可参见《2020年度嘉定区智慧城市专项资金(智慧城市建设领域)项目申报指南》(附件1)。
2、对各领域智慧城市示范应用项目,原则上实行事后补贴,所申报项目应处于已建成或试运行阶段,且为近2年实施完成的项目(2018年1月1日之后),原则上不支持待建或在建项目。
3、同一单位只可同时申报一个项目,对于已获本区其它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再予以支持;同一申报单位承担本专项资金支持的建设项目,但目前尚未完成验收的,本年度内不再予以支持。
四、支持方式及标准
本项目支持方式及标准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嘉定区“智慧城市”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嘉科合〔2017〕2号)第三条的有关规定执行;专项资金采用无偿资助的方式,支持额度上限不超过100万元。
五、申报方式
1、本次项目申报采用网上申报方式,申报单位需登陆“嘉定区科技企业服务平台”,在线填报项目申报书,并按要求提交上传相关附件材料;首次登陆系统的用户单位,请根据网页提示,采用法人一证通登录或进行注册。
2、网上申报开放时间为:2020年3月1日-3月31日,过时提交的申报材料将不予受理。
3、申报单位可参照《2020年度嘉定区智慧城市专项资金(智慧城市建设领域)项目申报书(模板)》(附件2)的相关条目,在嘉定区科技企业服务平台在线填写相关申报内容;在线提交上传的电子版附件材料须为PDF格式,单个文件不超过5M,可提交多个文件。
4、疫情防控期间,本次纸质材料实行备案制,项目申报、评审等在线操作,实现全流程“无纸化” “零跑腿” “零接触”。待项目最终立项前,企业报送相关纸质材料,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六、申报材料
1、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书(在线填写并打印);
2、项目实施和完成情况报告(如:设计方案、测试报告、试运行报告、用户手册、验收文档等);
3、项目合同(如有多个实施合同,请附合同清单);
4、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项目审计报告;
5、其他可以辅助说明项目情况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与项目相关的证书、专利、软件测试报告,企业相关资质认定的证明材料等);
6、真实性承诺函。
附件1
2020年度嘉定区智慧城市专项资金(智慧城市建设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2020年度嘉定区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示范项目重点围绕政务服务亲民化、社会治理精细化、社区服务平台化、产业发展智能化等主要任务,创新投融资模式,重点推动疫情防控管理、信息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产城融合提升等方面示范项目建设,具体重点支持领域及项目指南如下:
一、智慧城市试点示范
1.智慧防疫;利用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开发等信息化技术,开发远程诊疗、疫情监控、防疫管理、智慧应急等疫情防控相关的新产品新模式改善和提升新型冠状病毒防疫治疗和疫情管理水平;利用云计算与5G等技术,在工业生产、物资配送、企业服务、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方面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智能支撑创新应用;开展云计算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参与智慧社区、智慧村庄、智慧工厂等建设。
2.智慧城市地标;结合上海市智慧地标创建,运用区块链数据溯源、V2X智能网联等新技术,形成成效突出、特色显著、具有推广复制价值的区域性示范;在新一代人工智能、下一代信息通信、高端芯片设计制造、核心软件等智慧城市重点领域应用中具有技术先进性、应用场景明确、业务前景良好的优秀信息化产品和服务。
3.智慧村庄;聚焦“三农”,发展智慧绿色农业,推进农业物联网推广、农业智能化生产、农产品线上销售、农业休闲旅游等方面信息化应用建设;推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便民服务、社会管理与治理、居家养老建设,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
4.智慧园区;聚焦产城融合、众创空间、“互联网+园区”和绿色发展等特征,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功能;推动园区信息基础设施服务、公共数据服务、智慧办公应用、企业服务应用、员工管理服务、智能交通管理、生态环境监控建设,提升园区运营管理效率、配套服务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
5.智慧社区;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和智慧的服务;推动基层综合管理应用建设,推进街镇、社区各类信息系统归集,有效支撑居村委会肩减负增能;创新社区治理O2O模式,建设数字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推进智慧社区共建共享。
6、智慧商圈;以互联网、移动通讯、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为基础,通过大数据分析、线上线下融合等手段,推进消费、旅游、综合治理、停车等方面智慧应用建设,推动商家应用微媒体终端实现个性化的精准营销,为消费者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二、民生服务
7.医疗健康;推进卫生信息互联互通互认,发挥医联体合作机制优势,采用多级数据分析技术为医疗诊断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促进医疗服务精准化;在智能导诊、院区导航、线上复诊、在线支付、电子发票、药品远程配送等就医便利方面的整合性示范应用。
8.教育教学;汇聚优质学科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支持智能交互、网上在线学习,开展学习评估、教学辅导等,为市民终身教育发展提供各类学习产品和工具,提高教育供给满意度。
9.为老服务;推进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在养老服务领域的融合应用,促进远程健康监护、居家安防、定位援助等养老服务新模式发展。
10.文化旅游;在文化旅游领域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艺术创作、产品营销、数据分析、用户体验等方面创新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文化、旅游、商贸等跨行业资源整合,推动服务内容和模式创新,为市民提供一体化文旅出行服务,拓展城市体验感、感知度。
三、社会治理创新
11.基础设施;利用物联传感等信息技术,推进高速宽带泛在的新一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对环境监测、建筑设施、能源供给等城市运行部件的信息采集和运行监测,形成高度一体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
12.交通出行;推动行车数据采集加工、车路协同、辅助驾驶、事故管理等车联网技术应用;利用交通信息资源进行个性化开发,提升综合交通出行信息发布应用水平;从智能控制、智能运维、智能客服等方面加强交通智能化建设。
13.食品安全;对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公共卫生预警、信息追溯等服务,对食品药品安全监测、预警和分析起到支撑作用的应用示范项目。
14.环境保护;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图像分析识别等技术,加强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数据的实时获取、分析和研判,提升生态资源数字化管控能力。
15.垃圾综合处理;建设“互联网+回收平台”,推动垃圾分类向无人化、自助化发展,提升垃圾源头分类智能化水平;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分类垃圾在运输过程中的监管,实现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全流程数据采集,完善垃圾分类监管体系。
16.城市安全;推动物联传感、视频图像、智能预测在消防、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管理等城市安全重点领域,实现全环节全过程预警监管处置,全面提升城市运行安全保障能力。
来源:上海嘉定
上海产业政策服务中心
项目申报办公室:方主任
电话-微信:15618903837
*本文发布的政策内容由上海产业政策服务中心整理解读,如有纰漏,请与我们联系。
上海产业政策服务中心:权威的政策辅导+园区招商平台
政策扶持:指导企业申请各类政府专项补贴资金,包括上海科委,经信委,发改委,商务委和各区部门政策资金项目。专业规划,重点申报,100%立项。
园区招商:上海市级园区,科创企业迁入即奖励,落实软件企业退税,签订高额返税,安排人才落户,土地厂房免租。鼓励大学生创业,0元注册,免费提供注册地址,辅导申报创业政策补贴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