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通知指南 > 浦东新区2025年度科普专项项目申报通知

浦东新区2025年度科普专项项目申报通知

发布时间:2025-02-27 |栏目:通知指南 |浏览次数:128

为进一步引导全社会积极投入科普事业,聚焦浦东区域特色,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融合发展,促进浦东新区科普工作的社会化、专业化、品牌化,推进新时代浦东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全区公民科学素质,助力浦东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新高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根据《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十四五”规划》及《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普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特发布《2025年度浦东新区科普专项项目申报指南》,本指南支持方向分为“科普作品创作类”“科普阵地建设类”“民生科技示范类”三个类别。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支持方向

方向一、科普作品创作类

依托各类科普资源,创制原创科普作品,如:科普图书、系列科普视频、系列科普课程和课件、科学实验包等。支持品牌科普原创作品,支持将前沿科技制作成公众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

(一)研究目标:支持原创的科普产品的创制与推广。

(二)经费额度:项目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50%。

(三)申报对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工商注册、税收户管地均在浦东新区的独立法人单位;

2.项目运营实体和项目落地在浦东的科研院所、医院、高校等事业单位。

(四)相关要求:

1.科普图书创作与推广

研究内容:原创科普图书创作,以文字阐述为主、配以图画相结合的方式,并围绕图书涉及的科技知识创制延伸科普作品并实施推广。图书及科普作品内容聚焦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关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重要科技成果。解读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考核指标:(1)文字精炼,画面精美,内容兼具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2)项目成果应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推广。公开出版物起始印数不少于3000册。须在科普进校园、进社区等公益品牌活动中发放不少于200册。

申报材料:需提供较完整的创作提纲和作品部分文本目录;须与国内图书出版机构签订图书出版意向函或协议等。

2.系列科普视频制作与推广

研究内容:面向青年群体创制新媒体风格系列科普视频并组织推广,重点支持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从社会热点和公众关切,制作系列科普短视频及微视频。视频内容与形式应当符合新媒体传播的特征,以公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在新媒体等平台播放和推广,有较高可看性。

考核指标:(1)科普视频为原创作品,内容兼具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要求科学原理客观准确,语言表达通俗易懂,故事内蕴丰厚生动,画面制作优美精良。(2)系列科普视频作品包括短视频作品和微视频作品。每个短视频时长应在为2-5分钟范围内,应不少于10个;微视频作品时长内60秒至90秒,应不少于20个。视频中的文字语音应为简体中文,配音和解说使用普通话。视频需包含与主题相关的纪录短片、DV短片、动画、动漫等合成。视频作品可通过PC、手机、相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格式须为MP4格式,单个视频大小为100-200兆之间的高清视频。(3)视频应在有一定影响的专业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上播放。包括浦东、国内主流网络平台播出,累计点击量不低于10万人次,并提供原视频播放网址。

申报材料:需提供较完整的创作剧本或节目脚本。

3.系列科普课件开发与推广

研究内容:开发系列科普课件一套,并开展线下实践教学和线上推广。课程为面向社区居民或中小学生提供非学科类优质科普课程,内容包括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绿色环保等。

考核指标:(1)课程特色鲜明、通俗易懂,兼具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2)系列课件不低于15个课时,每课时不低于30分钟。课件应当充分运用PPT和动画短视频等多媒体的表现方式并保持形式统一。以PPT形式图文、视频、动画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或者以视频形式可在新媒体上播放的课件。(3)项目须明确浦东区域的1个线下教学实践点。线下实践教学不低于5场次,参与总人数不少于1000人次。线上推广(累计网络点击量)不低于5万人次。

申报材料:需提供较完整的创作教案及课件制作设计方案。

4.科学实验包开发与推广

研究内容:运用物理、化学等原理开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方面实验包。通过科学实验展演的方式,让更多的中小学生和社区居民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开展线下实践展演和线上推广。

考核指标:(1)科学实验特色鲜明、通俗易懂,兼具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2)科学实验包的实验方案、展演脚本及相关多媒体课件一套。每个科学实验包要包含5个以上科学实验表演,每个科学实验表演时长6至10分钟。(3)展演须明确浦东区域的1个线下演出点。演出场次不低于10场,参与总人数不少于1000人次。线上推广(累计网络点击量)不低于5万人次。

申报材料:需提供较完整的实验方案及展演脚本。

方向二:科普阵地建设类

(一)研究目标:对新建的科普设施或已建成的科普设施在建设、提升和改造方面给予资助,包括科普基地(场馆)、科研院所及科技企业科普设施(科普展示厅)、社区科普设施建设(创新屋、科普画廊等)以及公众科普设施、青少年创新实践基地(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提升改造等。

(二)经费额度:项目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50%。其中,青少年创新实践基地(创新实验室)为定额资助,每项资助额度10万元,且要求建设方资金投入不低于项目总投入的50%,拟支持不超过5项。

(三)申报对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工商注册、税收户管地均在浦东新区的独立法人单位;

2.项目运营实体和项目落地在浦东的科研院所、医院、高校等事业单位。

(四)相关要求:

1.科普基地(场馆)、科研院所及科技企业的科普设施(科普展示厅)的建设、提升改造

研究内容:包括具备开展科普展示条件的新科普设施的建设和已建成对外开放的科普基地的提升与改造。对新建的科普设施建设要求:科普内容需围绕科技创新或产业发展的相关技术、产品和科普知识点等进行普及展示,展览展示的形式兼具科学性、艺术性、互动性、可看性等特点,科学原理和知识点客观准确;固定科普展示面积要不低于300平方米;对已建成对外开放的科普基地的提升改造须在原展示的内容、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升级。

考核指标:(1)建成后项目须向浦东新区域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2)新建成后的科普设施固定科普展示面积需不低于300平方米。(3)依托该项目的相关活动全年不少于5次,受益人数不少于2万,同时应在浦东新区科技相关平台发布。

申报材料:需提供较完整的设计方案及效果图。

2.社区科普设施建设(创新屋、科普画廊等)及公众科普设施的建设、提升改造

研究内容:对在浦东新区域内社区科普设施(社区创新屋、科普画廊)的建设和提升改造,包括社区新科普设施的建设和已建成并对外开放的科普设施的提升改造。新建的社区科普创新屋需有独立的固定空间,科普展示活动区域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包括科普展示、动手实践等区域,兼具互动、可操作和体验等。新建的社区科普画廊长度不少于10米,展示手段需辅以新媒体,展示内容要围绕科技创新的相关技术、产品和科普知识点。已建成对外开放的社区科普设施的提升改造须在原展示的内容、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升级。

考核指标:(1)建成后项目须向浦东新区域公众免费开放。(2)新建成的科普创新屋,固定科普展示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新建成的科普长廊长度不少于10米。(3)依托该项目举办相关活动全年不少于5次,受益人数不少于2万,同时应在浦东新区科技相关平台发布。

申报材料:需提供较完整的设计方案及效果图。

3.青少年创新实践基地(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提升改造

研究内容:在学校或青少年活动中心内新建青少年创新实践基地(创新实验室)或对已建成的创新实践基地(创新实验室)进行提升改造,包括更新展示内容、提升教学手段、丰富实践实验等;支持科技重点领域和浦东特色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如人工智能类、航空航天类、生物医药类等。

考核指标:(1)新建成的青少年创新实践基地(创新实验室)应作为学校的科技特色,需具备互动性、实际操作性和良好的体验感,成为提升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项目建成后应设置一定的时间段向浦东新区域内学校免费开放。(2)固定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3)依托该项目举办相关活动全年不少于5次,受益人数不少于2千,同时活动推文应在浦东科技和教育等相关平台发布。

申报材料:(1)拟申报的学校(单位)原则上为区级以上科技特色学校,由区教育局对申报学校进行评审遴选,并提供区教育局项目申报推荐函。(2)申报项目需提供较完整的空间设计方案及效果图。(3)根据考核指标提供初步的项目实施方案。

方向三:民生科技示范类

(一)研究目标:推进与民生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成果在社区展示(推广)和应用(转化)。

(二)经费额度:项目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50%

(三)申报对象:

浦东新区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

(四)相关要求

1.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成果的展示(推广)。

研究内容:专题科技科普展览展示,应在广场、商场、公园、科普基地及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空间集中展示和推广。

考核指标:(1)新技术、新产品和成果的展示(推广)示范的场所,需提供科普展示内容、面积、展示形式等,展示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2)展示场次数不低于20场,受益人数不少于2万,依托该项目的相关活动应在浦东新区科技相关平台发布。

2.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应用(转化)。

研究内容:以促进城镇建设与管理、居民健康、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在社区落地应用(转化)。

考核指标:(1)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应用(转化)项目建成后须向浦东新区域公众开放或免费使用,开放期间受益人次不低于2万。(2)依托该项目的相关活动应在浦东新区科技相关平台发布。

申报材料:完整的展览展示设计方案或实施方案、效果图。

与提供科技成果单位签定的合作协议书。

二、申报要求

除满足前述相应条件外,还须符合以下要求:

1.项目执行期限:不超过一个年度(从项目立项起)。

2.同一单位申报数不得超过2项;在上个年度中有未按期验收并未正常办理延期手续的项目单位,或在上个年度中有项目验收不通过的单位不得申报本年度项目。

3.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应当真实、合理,符合区科经委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的有关要求,项目管理要求详见《浦东新区科普项目管理办法》(附件)。申请项目必须有经费预算明细(总经费预算),且申请单位投入经费不低于科普资助经费50%。本专项资助资金只限用于设备的购置、更新及软件的开发、制作等非基建类开支,不支持有关建筑物、装修及购置固定资产等建设。

4.项目自筹资金投入必须有项目申请单位提供,技术合作单位只能提供技术支撑。

5.受本专项资助后应在项目宣传、作品及展品上统一使用“上海市浦东新区科经委科普专项资助”主视觉,并将其放在首页;成果须纳入浦东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6.鼓励受本专项资助的科普作品,参与市、区科普项目交易平台进行交易,支持参加国家、市、区相关比赛及浦东科技节等重点科普活动。

7.所有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应符合科研诚信管理要求。项目责任人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真实性,申报单位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负责,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不得提交有涉密内容的项目申请。

8.申报项目已经获得市、区财政资金支持的,不得重复申报。

三、申报方式

1.项目申报采用网上申报方式,无需提交纸质材料。请申报单位访问“浦东新区财政投入专项综合服务平台”,登录系统后进入“政府有”模块,找到对应的专项,在线填写浦东新区科普项目资助申报表,并将有关材料作为附件上传。

2.项目网上填报起始时间2025年3月3日9:00,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31日16:30。

来源:上海浦东新区

上海产业政策服务中心

政策服务部:方主任

电话-微信:15618903837

*本文发布的政策内容由上海产业政策服务中心整理解读,如有纰漏,请与我们联系。

上海产业政策服务中心权威的政策辅导+园区招商平台

政策扶持:指导企业申请各类政府专项补贴资金,包括上海科委,经信委,发改委,商务委和各区部门政策资金项目。专业规划,重点申报,确保立项,获得扶持资金。

园区招商:上海市级园区,直招企业入驻,签订扶持协议,落实企业退税,安排人才落户,土地厂房免租。鼓励人才创业,0元注册公司,免费提供地址,辅导申报创业政策补贴资金。

Copyright © 2002-2030 上海市产业政策服务 版权所有
电话:15618903837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650号1栋1108室 备案号:沪ICP备19002494号-2